LD2451 检测速度设为1km/h 时可以识别靠近的物体,设置为2km/h时识别不了靠近的物体

发布于 2025-03-25 17:00:45

使用adroid系统手机和LD2451雷达测试版进行连接,测试距离10m,检测方向“”靠近“”,检测延时4s,累计触发次数=5,信噪比阈值=5,当检测速度设置为1km/h时,人靠近板子时,可以触发信号输出,当检测速度设置为2km/h时,人靠近板子时,无法触发信号输出,但人的速度肯定达到速度阈值了
微信图片_20250325170213.jpg

查看更多

关注者
0
被浏览
54
海凌科技术-张工
海凌科技术-张工 认证专家 2025-03-25
这家伙很懒,什么也没写!

模块的触发是有累计触发要求的:
模组要求连续累计触发次数达到设定值(本例为5次)才会输出目标信号。当检测速度阈值设为1km/h时,目标(人)以较慢的速度通过检测区域,能够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被连续采集到,从而达到累计触发次数;而当阈值提高到2km/h时,目标可能因为通过检测区域的时间缩短,未能达到连续触发次数,从而无法输出信号。

实际径向速度与设置阈值的差异
LD2451模组对“检测速度”的判断是基于目标的径向分量(即与模组安装方向的夹角有关)。如果目标的实际运动方向与雷达正对方向存在偏差,即使整体速度高于2km/h,实际测量到的径向速度可能不足以超过2km/h,从而导致检测不到。

信号处理和延时参数
检测延时设置为4秒可能会影响到累计触发的计算方式。如果目标移动速度较快,虽然整体速度超过2km/h,但在延时时间内未能持续稳定地输出目标信号,也会导致无法触发报警。

综上所述,当检测速度设置为2km/h时,目标可能因通过检测区域时间过短或实际径向速度低于设定阈值,未能连续满足累计触发次数,从而导致未能触发信号输出。请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检测速度、累计触发次数以及检测延时等参数,以便获得更稳定的检测效果。

1 个回答

撰写答案

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,点击登录

发布
问题

deepseek
客服

分享
好友

手机
浏览

扫码手机浏览